成都市全力确保2019年城市桥梁安全度汛

来源: 网络整理  2019-06-28 16:57 A- A+

  人民网成都6月27日电 (记者 宋豪新)当大、暴雨持续超过30分钟,巡查人员立即进行桥梁现场巡查,并及时报告监控中心值班室;当跨河桥水位达到安全预警水位时,巡查人员须24小时监护,每隔1小时报处防汛应急抢险指挥中心办公室;当跨河桥水位达到安全保障水位时,抢险队立即进入现场,采取工程抢险措施和交通管制……正值汛期,成都市各职能部门严阵以待、未雨绸缪,主动排查险情,将安全留给车辆和行人。

 

  城市道路桥梁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道路桥梁安全事关城市安全性和宜居度,事关百姓安全感和幸福感。特别是在进入汛期以来,成都市高度重视城市道路桥梁安全防范工作,切实增强保障城市道桥安全运行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总结历年防汛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使用“四新技术”,借助智能化的监管手段,筑牢城市道路桥梁安全生产防线,全力保障城市桥梁安全度汛。

  “四新”技术护航雨天道路安全

  “最近晚上雨水挺多的,但我发现路面积水的情况越来越少了。而且雨量较大时,前面车辆不会为我自己的车辆造成水雾。”采访中,锦江区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李女士谈及的这种雨天驾驶出行的舒适体验感得益于我市大力推广的透水沥青技术——OGFC。

  据介绍,该技术用大孔隙的沥青混合料铺筑路面,能迅速从其内部排走路表雨水,具有降噪、防滑、及防眩光的优良路用性能。在雨天,车辆行驶在该排水路面时,能够迅速排出路面积水,可以抑制溅水起雾,增加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刹车距离明显缩短,减弱夜间眩光对视觉影响,行车安全性能显著提高。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成都市就在东大街汇源路口道路维护整治项目中创新试点OGFC排水沥青路面;随后,全市中心城区约21条道路黑化项目采用了该技术,迈入以OGFC领衔的品质3.0时代,并从2018年12月起在全市推广应用此项技术。去年以来,该市在东城根街车行道维护整治、芷泉街道路维护整治项目中,创新使用OGFC排水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路面铺筑,显著改善了夜晚及雨天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智能监测预警 24小时“贴身”保障桥梁安全

  近年来,成都市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建立道桥智慧监管云平台,为桥梁配备“三维立体档案”,规范日常管养工作流程等措施,高标准推进城市道桥智慧化建设,引领该市城市道桥管理迈入智慧化管理新时代。

  进入汛期后,成都重点利用道桥智慧监管云平台的视频监测系统对中心城区(5+2区域)74个重点积水点位进行24小时监测,如遇暴雨洪水,水位监测系统也将自动预警,保障市民出行及设施运行安全。

  该系统实现了对跨河桥桥下水位、流速、桥址降雨量、桥址温度的实时监测,通过实测数据解算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力,同时整合视频监控资源,进一步完善了桥梁安全预警手段,当跨河桥水位达到安全保障水位,系统会及时的给予预警提示并以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并按照成都市《防汛抢险预案》启动预案,实时调取全市“天网”视频,第一时间监控现场,并辅助4G车载和手持4G单兵视频设备实时传输现场图像,迅速掌握现场情况,管理人员通过通讯融合系统,一键下达应急抢险指令。抢险队伍接在到指令后立即进入现场采取工程措施,对河道大型漂浮物进行打捞,避免对桥梁造成更大的损伤,同时通知公安交管部门实行交通管制封闭交通,设置禁行和绕行交通标志,保证行人、车辆安全。

  该系统减少了汛期时跨河桥的巡查人员投入,通过专业设备,就能有效感知水位上涨可能对桥梁产生的安全隐患,避免洪水造成重大事故,为安全度汛提供有力支持,大大提高了安全保障水平。“目前,我们已在光华大道清水河桥、光华大道二道河桥、北星大道九号桥以及府青桥四座历史汛期水位涨幅变化较大,出现过水位达到梁体位置的桥梁进行了水位监测系统的试点建设。” 成都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麻石桥、中三洞桥、二环路清水河桥水位监测系统也将投入试运行。

  防患未然 确保桥梁设施安全度汛

  汛期前后,成都市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会议,专题部署防汛工作,完善抢险预案。按照预警层级,建立分级预警工作机制,市城管委和相关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当前,该市正组织开展城市桥梁年度结构定期检测和常规定期检测工作。其中,跨河桥已在4月(汛期前)完成外业检测工作,对桥梁排水系统、河床断面、基础冲刷、水位标尺等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测。

收藏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360°纵览医药全局,365天放送新闻时事,医药资讯轻松一览,
精彩不容错过。
文章评论
时代医疗网编辑,关注健康行业人和事儿。
+订阅
印象笔记
有道云笔记
微信
二维码
意见反馈